國語=中文?廣東話=?

看上班一族寫的“廣東話是外國話?”,覺得很有趣;原來十多年前,台灣人會對香港人看得懂中文而覺得訝異,而且亦會認為“國語=中文”,即廣東話非中文。

但看到相關的留言,卻覺得沒趣了。
原來,今時今日,依然有(相信是來自台灣)人認為:

廣東話非中文, 應該是方言。中文=國語

上班一族就此回應,說道:

廣東話、閩南話、客家話、普通話(國語)全都是中文,
詳見:http://en.wikipedia.org/wiki/Chinese_language

我也是這樣認知的。

不過,就廣東話的定性,我記得ape4在四月時也有提過。在“猿說。Cantonese – Language or Dialect?”中看到:

就西方語言學的角度來說 – 廣東話應算是語言(language),而不是方言(dialect)。

(有興趣的朋友,請務必到ape4那邊看相關網頁的原文)

我覺得,廣東話是方言也好、是語言也好,起碼,就寫的來說,也肯定是中文。
而國語,其實只是方言的一種,不能將其等同於中文的。

我很喜歡“广州无聊男子”寫的“什么是广东话以及对广东话的误会”的這一段:

广东话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语言,并且两千多年来到现在,除了一些新的名字外,它的语法构词都基本没有变。

之所以,宋詞用廣東話唸,是比用國語唸更有抑揚頓錯、更有音韻的原因。
這一點,相信很多中、台的朋友都不知道。

很多中、台朋友,談起廣東話,都會覺得看不懂“廣東話”,那是指廣東的口語了。其實廣東話很多字都很古雅,是可以寫出來的。當然,香港有很多“潮流用語”,都是寫不到的,要借助英文拚音,又或硬砌一些新字出來。例子我就難舉了,因為就算寫了出來,大家都不會明白!:p
其實,這樣的情況,就跟國內的簡約英文、台灣的注音符號差不多罷?
關於“潮流用語”,Jenny於一月時寫過一篇“Weblog 的中國語文使用觀察報告 [13]”(也請留意文章的留言),Jacky於也寫了一篇“無字暗語,心中有知?”,談中港台三地的網上用語。
早陣子在Hong Kong Bloggers Group,亦有相關的討論

最後,我反倒想提一下,UTF-8這個偉大的編碼!
有了UTF-8這個平台,中港台的blogger才有了繁簡字共融的環境,促進溝通。
 

相關文章:
對簡體字的不“鍾”
正字遊戲
 
 
Trackback:若香港有天拼棄了廣東話,我寧願離開

Comments

comments

47 thoughts on “國語=中文?廣東話=?

  1. 廣東話當然是中文。
    就好比,美語也是英語。

    兩岸三地的互相了解,有些方面真的是有問題。
    比如我剛移居香港不久,老是有同學問我一些奇怪的問題,有些甚至問我認不認識twins之類.我的感覺就是,香港有一部分青年學生把大陸想得太落後了.

  2. Cow, 小小題外話:
    早幾星期, 明報周刊的副刊MPW, 其主題是香港仔(地方名)。
    他們訪問了一些十多歲, 在香港仔長大的大學生。
    其中一位, 說曾有同學知道他住香港仔時, 問他香港仔是否仍有養牛、種菜(大意如此)。
    香港, 實在有部份青年人, 以為他人都很落後, 卻不知道自已才是最落後的…
    :p

  3. 關於宋詞那部份呢我舉我跟自己身邊的朋友當例子,就是還滿多人知道的啊……,除了廣東話之外還有跟廣東話頗有淵源的客家話,閩南話(台語)念起來也都頗有韻味,不過它們的新詞彙不像廣東話那麼的蓬勃發展,該怎麼說呢……當初政府搞普通話運動搞的太成功吧:?:

  4. 普通話也只是建基於北京的方言……
    在以前的唐人街,廣東話是主要的溝通語言。當時的老外還以為在中國的中國人是講廣東話呢!

    to cow,
    其實在港九的一些中學生,還以為新界,如元朗、上水是遍地農田,當地大部分人是以養豬種菜唯生。:!::?:(不要以為是誇大,我也是玩icq才知道他們竟有這些謬誤。)

  5. i can assure cantonese is a dialect. it’s almost sounds like hakka. just like how hokkien(fok-kin) sounds almost the same like Teochew(chiew chow)

  6. 當年五四胡適提倡白話文,好讓人民能我手寫我口,以達至普及教育,然后民主科學的目標,但是全國方言眾多,若各自我手寫我口,來自不同地方的人根本不能溝通。於是白話文提倡者便要選一方言為標準白話文,據說有關委員會就此投票時廣東話以極少票數之差敗給北京話(否則現在全國推廣的普通話就是廣東話了)。社會語言學上的LANGUAGE PLANNING 就是政府就社會政治原因而作的語言計劃,多為官方語言標準化。很多人說香港人用廣東話寫作就是中文水平低落,這不意指廣東話是低落的嗎。上語言學第一課時,老師就說所有語言都是平等的。所以廣東話是中文的一種,只是當年為社會因素而被非標準化了。推廣普通話后,很多方言都不能被寫出來了,從前有人用吳語寫海上花列傳,有人用京片子寫紅樓夢,現在除廣東話外沒甚麼方言能用文字表達了。事實上很多所謂廣東白字都有古字,也都失傳了。在廣東省聽人說的廣東話也受標準化影響,買飛說成買票,較大細聲說成調聲量。所以左丁山和曹仁超的中文是很標準的,因為那是標準廣東話。根據胡適我手寫我手以達至民主科學的理想,用廣東話寫作甚至作為官方語文都是有大條道理的。但是這一旦被提出就是分裂罪啦,嚴重政治不正確,在這種POWER RELATION之下,唯有拒絕我們我手寫我口,說寫廣東話的人中文水平低落,啤。

  7. 古今音韻變遷可以分為六個時期:周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現代。這個分期雖未必可以成為定論,例如清代學者即有認為漢末的音韻不同西漢,但就音韻變遷應該分期來認識這一點來說,實已更不能爭論。

    廣府話音韻複雜,原因就是,六個時期的音韻變遷,對廣府話都有影響。因為六個時期都有中原移民來到嶺南。

    於秦代,曾徙五十萬人入南越,其後,南越要求秦始皇徙三萬女子來「縫紉」,秦始皇答應徙一萬五千人。這即是說,於秦代,以廣州為中心,即接納了五十多萬中原移民。所以有些廣府話實由秦代傳來,只不過稍為變讀。

    例如「缹」字,後代都讀為「缶」,只廣府人讀之為「煲」── 這「煲」字,實是廣府人後來創製的字,不見於唐宋韻書,亦不見於字書(例如《康熙字典》),創製這個字,即是用來代替「缹」字,這即是秦代音韻傳入廣府的一例。

    又如李白的《俠客行》,有句云「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用廣府話讀,「人」、「行」押韻,假如用國語來讀,就不押韻了。這即是因為廣府話吸取了唐代的音韻。

    可是同一個「行」字,廣府話又有「戶剛切」(畧如吭hang,即是「行街」的「行」)。所以《樂府》:「行行重行行」,用廣府話即應讀為「吭吭仲吭吭」。這應該是魏晉時傳入廣府的音韻,甚至可能是漢代。

    舉這些例,只畧明廣府話音韻的複雜。亦只有方言,才會有這麼多變讀噢…

  8. 廣東話民國初年的確差點成為了”國語”,很大原因在於孫中山是廣東人.不過我又經常看到有人說,孫中山是客家人.
    我想,以什麼語言為國語,政治因素很重要.中國的政治中心在北方,廣東話很難成為國語.

    再說題外話.香港是國際都市,本來香港青年的視野應該更廣闊,但是不少香港學生的視野卻有很大的問題.這真的是很可惜的事.我又想到更題外的事,清朝之前中國人的天朝心態似乎與此有點相似,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其他都是蠻夷.

  9. 刚才去看了广东男子写的那篇,挺好的。94有一点:大陆的人普遍说普通话。。那是因为从小到大广播和电视绝大多数都用普通话来播放吧?学校里也提倡普通话教育。。我小时候还做过“推普员”。。所以自然而然习惯用普通话来表达自己咯。。

  10. 廣東話係方言,但絕對係中文的一種,廣東話唔等於中文我諗只係一個誤會掛。
    Sidekick,冇錯呀,廣東話係好接近古代語言發音,諗唐詩時,廣東話也比普通話順口。

  11. 我想,身為一個語言學碩士學生,我對自己的母語,了解得還真不夠。

    要說明的是,語言(language)分 spoken 和 written。香港語言的獨特位置,大概源自「spoken 不等於 written」。--廣東話是口語,我們寫的是中文。中文即是漢字,文法也盡量依從普通話的文法……雖然用詞略有不同,如香港人說「飯盒」,即是大陸人說的「盒飯」。香港人說話時用「o既」,寫作時用「的」。我想,不會因為香港人用「o既」字,就被視作不是在用「中文」吧?正如內地人大概不會說「Q Q 的」,那台灣人用的是否中文?上海人將「我」說成「儂」,也沒有人認為上海話不算中文吧。

    廣東話是古老的語言,這是大學時教「詩」的陳萬成教授說的我才知道。現在唸唐詩,用廣東話絕對比用普通話押韻,就是這個原因。我想,起碼有這個原因,廣東話不致於要消失吧。

    真的,當初只差一票,廣東話就成了「國」家「語」言呢。

    to 慵:原來我一直讀錯「行行重行行」……原來如此!這五字的意思突然這麼簡單易明。

  12. 我十年前到臺灣出席某個藝術節。那時, 我的國語不是太好,因此我談話多用英語。但當他們知道我能寫能讀中文, 他們非常驚奇。我也很驚奇, 為什麼他們有這樣一個觀點? 他們認為香港人無法講國語就等於不懂中文,是太過國語中心。 當然, 這只是某些人的觀點, 不是所有。

    我想現在兩岸三地的互相了解多了,不會再發生吧!:?:

  13. 幾點體會:

    ─所謂「國語」是指官話嘛?但撇開政治正確的因素,今天中共稱官話為「普通話」都是較可取的,畢竟,咁樣做先最為冇咁「官」囉!當然,今天嘅所謂「普通話」亦都講「標準」與否!:neutral:

    ─喺研究院亦都攪過一d語言學嘅東西,發覺所謂「正」唔「正」,「官」唔「官」等都係同「權力」有關!試睇依家兩岸都話自己嘅中文書寫為最正統,呢邊講「漢字簡化」,嗰邊講「正體中文」(繁體);呢邊提倡「漢語拼音方案」,嗰邊講「國語注音字母」…死未?!:cry:

    ─就自輸入法都五花八門,但多元化但不礙溝通有咩問題呢?:cool:

    ─睇吓英文,已經冇乜所謂正唔正統,有english, american english, singlish, canadian english, new zealand english, hongish, south african english, ……而english己唔再點講係咪queen’s english 還是RP口音,抑或係咪public schools 嘅口音等等。:idea:

    ─如果,中文(如要拗,可能要先問,咩係「中」文)有比較系統嘅corpora「語庫」,可能就會更科學但更有容乃大,尊重各地中文使用嘅diversity!:lol:

  14. 实际上只要看过写下来的广东话,或者稍微知道一些广东话的词汇,就会有强烈的感觉——广东话有古意,有时候非常文雅,其中的意味是很美丽的。岂止是中文,而且是美丽的中文。认为广东话非中文的人。。不知道是有什么根据呢。。

  15. 語是語,就是口語表達;文是文字,就是書寫表達,你不能漢文等於華語吧!
    大多數的方言無法完全以現行的中文表達,這是事實。
    我去過了中國十幾個省份,近十年來,也在香港停留有二年以上,我發現有很多省分的朋友都認為他們的方言最能代表中國文化,也都能舉出一些例子。但選擇官方文字應該以多數人的利益為依歸,現在使用普通話為方言的省份,我知道的就有九個,而北方語系的北平語,也就是普通話國語作為文字的標準是合理的。即使現在重投票,還是北京話勝出。
    to:kyrshu
    君不知:“台灣人有國家觀卻沒有世界觀,香港人有世界觀卻沒有國家觀”,這句話在二十前很流行啊!
    to:晨
    聽你這樣說,我也很驚訝,兩岸三地的人連開玩笑也如些差別?
    即使是現在的香港和廣東,他們的方言也不太相同,感覺香港話較文雅悅耳,連我這個台灣佬也能明顯區別。如果大陸還是封閉,97不回歸,香港話與廣東話也會越走越遠,也許變成不同的方言了。

  16. MK,看了你推介的網頁了;看到作者說廣東話已於廣州漸漸沒落,不無感慨,亦實在怕香港會步其後塵。
    實在不是開玩笑的。看作者說移民到外國的華人家庭,第二代已漸不懂說母語(不論是國語也好、廣東話也好),就正如我們這班在香港大的,有多少人懂說自己的鄉下話?
    假如母語教學再下一城,以國語授課,情況不難想像!
    你覺得,這一天還遠嗎?

  17. 慵,服了你!也服了大家,如此的博學!
    “行”這個例子不好舉!
    查“粵音韻彙”,原來“行”字在廣東話有四個讀音,在普通話竟也有五個讀音!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人”,普通話是ren2, 如對應的,是heng2 音的“行”,可能也押韻?

  18. 若台灣人對廣東話有對「中文」以外不一樣的解釋
    除了台灣人實在見識太淺
    我以為這很有可能有其他的目的

    這幾年來
    有一群台灣人嘗試將「閩南語」(他們稱之為「台語」者)與「中文」(他們稱為「北京話」者)脫勾
    意欲將閩南語獨立於中文的體系以外
    廣東話與普通話差異性極大,甚而有獨立的書寫系統
    一直是這群人在推廣「台語文」的一個重要指標

    若是確定真為台灣人所寫的如此乖離之言
    則逕當作窺天之見,不用理會即可

  19. 閣下顯然仍將文字與語言混為一談。
    而且預設了參予評論者的立場,這樣就不能客觀討論問題了。
    我的看法與我的政治立場無關,我是就事論事,所以我也不在乎你是不是拿了單程証來港的內地人,或是極度厭惡調景嶺的部分香港老居民,但我也相信大多數的香港人並不喜歡中共的統治或是干預。
    繼續討論,中國的歷史上有很多的文人來自名地,所以在他們的作品中自然加入地方方言的部分用法,當然這其中都是極為貼切並富有感情的,能够讓使用同樣方言的人們造成極大的共鳴,這也是我前面提及的,許多不同省分的人都够說出一些與古文契合的例子,並感動不已。因此,大家都認為他們的方言才應該被當成普通話(國語),這顯然是一個偏見了。
    廣東話與香港話有所不同,台灣話與閩南話也有差異。我在1992年時與幾個香港人進廣東,廣東人說的話有部分是我香港朋友不明白的。1993我去廈門與福州,當地說的閩南話有30%我聽不懂。
    也正因為如此,每一種語言都有迷人之處,台灣不僅保護台語,也保護各種文化,包括客家文化、原住民文化等等,這是全台灣人的資產,後代子孫也應該有權共享,同樣的,我認為香港也應該盡早建立保護香港語言文化的機制,把美好的東西保存下來,而且要在內地移民大軍淹沒前開始進行這樣的事——如果中共能同意的話。
    此外,我認為廣東話不等於中文,同樣臺語不等於中文,京片子也不等於中文,原因在於廣東話是中國方言的一種,而中文(漢文)是中國文字的一種,語與文嚴格上來說是有本質上的差異的,但它們仍是漢人的語系之一,仍然是中國話。反過來說,我可以說:我會說中文,但不能說:我會寫台語。為什麼這個問題會造成香港人的過度反應?我認為可能也是受了英文的影響,在英文裡語言和文字可以用同一字表達的,所以有點混淆了。

  20. 事實上我覺得「中文」這個詞根本就應該徹底揚棄。直觀來說「中文」代表什麼?「中國的文字」嗎?首先,「文」和「語」顯然是兩個不同範疇的概念,所以「講中文」本身是一件很詭異的事。我們現在先解決語言層面的問題。

    如果不用「中文」的話,「中國話」如何?但這也講不通。單就中(華人民共和)國來說,境內的語言和民族就不計其數。假設我們把「中國話」定義為中國的官方語言,那麼「中國話」即等同於「普通話」(Mandarin」,這麼一來,閩南話、廣東話、上海話就不可能是這個「中國話」,因為它們和「中國話」無法互通。硬要說「中國話」包含閩南話、廣東話、上海話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中國話」定義上是一種語言(大體上就是普通話),我們都很清楚,它從來拒絕和閩南話、廣東話、上海話相混,要說其他語言是它的方言也有很大的難點。它們是分開、獨立而平等的語言。同理可證,所謂「漢語包括北方官話、吳語、粵語、閩語等等」的命題,得出的結論也是:「漢語並非單一的語言,而是一些語言的集合概念;是一個語族(language group)而非一種語言」。

    所以最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廣東話是漢語語族的其中一種語言」。至於「廣東話也屬於中文」的這種陳述,其中至少就有兩個很大的漏洞。無論如何,當我們在討論語言層次問題時,「中文」根本是一個錯誤的概念和語彙。

    書寫體系的層次上,「中文」也不如「漢字」來得明確。

    因此,概觀來看,以漢人來說,中國大陸上住著十餘億說著各地不同漢語系語言、使用簡體漢字的人群,而香港主要的人口說廣東話(粵語),使用繁體漢字為主(簡體漢字也開始滲入);台灣大多數的漢族人口使用華語(大致上等於中國的「普通話」,在台灣又稱「國語」)、閩南語、客語,並使用繁體漢字。

    所以,把「中文」這個詞語丟掉吧!沒有這種混淆視聽的詞語,我們反而更能了解自己所用的語言及文字所處的地位!

  21. 事實上大家說的都沒有錯,廣東話當然是漢語的一種。只要把「中文」兩個字換掉,問題就會少很多。太凡牽涉到什麼是「中國」、「中國人」、「中國話」的事情,總是有那麼點約定俗成、不言自明,可是問題偏偏又沒有那麼簡單,歧義和認知的差異也就在所難免。

    廣東話是漢語的一種,沒有問題(而香港話又算是粵語的一個方言或腔調?聽說出了廣府,又不太一樣了。),這一點也不會影響到粵語的古、雅,也不會影響到它的現代活力。但廣東話當然不是華語,也不是普通話。

  22. 至於最初,台灣同學對於香港同學的疑問,其實應該說:「啊?原來你看得懂用漢字寫的華語白話文啊?」是的,因為台灣人並不曉得香港的學校教育也將漢字及書面的漢語教得很好;台灣人以為既然香港人都講廣東話,那麼應該看不懂書面的華語才是。而對台灣人來說,「中文」指的就是書面的華語。

    所以我覺得香港人其實是很厲害的,口上說的是廣東話,但也可以寫出流利的華語。事實上中港台各地的漢人多多少少都有這樣的能力,只要受過足夠的教育。這也是「中文」能超越語言界限,促進溝通的厲害之處。

    簡單講,如果香港朋友寫blog都用廣東話寫的話,我可就「霧煞煞」(閩南語)了。

  23. sidekick擔心廣東話沒落,我倒不擔心.
    廣東話在香港的生命力應很強勁.只是我覺得香港以後大概會變成深圳那樣的城市,什麼語言都有,大雜膾,不過香港的包容力應該更廣闊.
    當然還是會有主次之分.

  24. 我的看法,也不知對不對:

    除了香港以外(還有澳門?),所有人都是用普通話/國語/華語去學習漢字/中文。因此在很多地方,用方言讀標準中文或古文的能力已經喪失了,他們甚至不知道原來中文可以用方言來讀。再加上很多人不知道香港是用粵語來教中文,而香港人的普通話/國語實在太爛太爛了。因此很多人會有這樣的誤解:香港人不懂普通語,所以香港人不懂看中文。他們是沒有用方言來學中文這概念的。

    所以我每次跟人說,我是用粵語來學中文,甚至古漢語,所有人都表示非常震驚,然後著我念一首古詩來聽聽。而我通常唸的是蘇軾的水調歌頭。

  25. 我係元朗大,都可以理解佢地會咁諗
    正如我細個都會以為市區個個都係中產,有車有樓

    題外話,市區地少人多,聽聞依家好多細路連單車都唔識踩,當真?

  26. 如果試一吓咁樣講,將「政治」呢兩個「字」打一個大交叉!但話分兩頭,可以唔被「權力」呢兩個「字」沾上邊嘛?:cool:

  27. 北方話/普通話裡面入聲消失﹐「入派三聲」﹐都變成為平上去﹐派到「亂晒大籠」﹐古詩如果押入聲韻﹐用普通話讀就全不是味道了。例如﹐蘇軾詩﹕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肉竹俗三個應該押韻的字﹕
    廣東話為 yok tsok tsok﹐完全押韻﹔
    普通話為 rou zhu su﹐只有第二四句兩字押韻﹐讀起來就不像詩了。

  28. 我從小學時中文課本的名稱得到的認知是﹐「中文」是「中國語文」的簡稱﹐包含了語﹑文兩部份。實際上﹐語﹑文之間不能如你這樣簡單地說是「兩個範疇」就可以割裂和分開的。

    不能苟同你說中文是一個「錯誤的概念和語彙」﹐當然語言學上的漢語﹑語系﹑語族等都有定義﹐但「中文」是一個普及的概念﹐你不能要求大眾都要循語言學的定義和詞彙去說話嘛。例如「熊貓」是日常詞彙﹐生物學家也不會要求大眾用拉丁文學名去稱呼牠吧﹖

    你說「書寫體系的層次上,「中文」也不如「漢字」來得明確。」﹐我更加不同意﹐因為漢字是組成一篇中文文章的單元﹐不等於中文。用「漢字」這詞語來代替中文﹐就等於拿latin alphabet 來代替英文一樣﹐是一個錯誤的指稱﹐尤其是latin alphabet 也用於法﹑德等其他地方的文字。日本也用漢字作為日文的組成部份﹐那豈不是個混淆嗎﹖

  29. 不過其實不能說粵語比較古老﹐因為它與北方話一樣﹐千百年來都有變化﹐只是變的地方不一樣﹐例如粵語人不能區分 zh ch sh 和 z c s ﹐兩者之間的分別就是古漢語裡面有﹐而現在粵語失落了的。另外﹐我們正在見證 n l 的相混﹐男﹑藍﹔女﹑呂 新一代讀成同音﹐也是香港粵語的變異﹔而普通話的介音 duan dian 裡面的 i 和 u ﹐因為粵語沒有介音﹐很多香港人讀不到﹐這也是古漢語特點的失落。所以說粵語比較古﹐是不正確的。

    至於為何粵語讀詩較為好聽﹐是因為從唐宋至今粵語的韻母變化較少﹐保存了 -m -n -ng -p -t -k 等韻尾﹐而普通話韻尾只剩下 -n -ng 兩個﹐所以用粵語讀起要押韻的詩詞﹐是比較符合原作者用的韻腳的。

  30. Stannum兄你好,我的這篇回應有些思慮不周,的確有不少漏洞,感謝你的指正。事實上我後來已經不全盤否定「中文」這個詞的存在,而是在承認這個概念有其意義的前提下,重新進行思考。若您有興趣的話,拙作〈世上或許有「中文」這種東西,但不是我們以為的那樣〉還請指教。我也會把您的指教和以下的回應再整理上去。

    您說「語、文不能輕易割裂」,我很贊同。但或許我們說的都可以成立,因為「文字」一詞有兩層意義。事實上如果我們用一條線來看,一端是純粹聲音所構成的「語言」,另一端是可用以表達語言的書寫系統,通常我們就會稱之為「文字」,例如漢字、希臘字母、楔形文字、拉丁字母、假名,都是各種「文字」系統。但是故事還沒完,因為在這兩端中間,當我們用「文字/書寫系統」去表記「某某語」時,呈現出來的一連串符號就成為有意義體系,我們通常會叫它作「某某文」。如下圖。

    語言/「xx語」—「xx文」/文字—文字/書寫系統

    我想,我們都可以同意,「某某文」和作為「該文」基礎的「文字/書寫系統」是應該被區別的兩個概念,就像您在第三段指出的一樣,漢字是組成「中文」、「日文」的元素(之一,因為日文還有假名)、拉丁字母是組成「英文」、「法文」、「德文」的元素,兩者不應混淆。所以我也不喜歡「英文字母」這個詞,因為用來寫英文的字母,也可以用來寫別的語言,所以它的本名應該是「latin alphabet」才對。

    另一方面,「某某語」和「某某文」之間的關係則密切得多,因為任何一種語言只要找到適當的書寫系統,都是可以具備文字的。英語用拉丁字母寫出來,我們叫它英文;日語用假名和漢字寫出來,我們叫它日文。而「中國話」,先不論它到底指什麼,當用某種書寫系統表現時,的確可以產生一種叫作「中文」的東西。所以您所說的解為「中國語文」,應該是很妥當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英語中乾脆取消掉「語」、「文」的分別,直接用同一個單字代表口語及文字,例如「English」;頂多用「oral」及「written」強調口頭或書面而已。

    上面的種種分別我是一直都熟知的。不過,我們在對話上會產生歧異的原因,或許是所注重的角度不同。您以為我分割開了「中國話」和「中文」,也認為我不應將「漢字」拿來指涉「中文」所佔據的位子(中間的那個位子)。不過其實一開始我的眼光當中是完全沒有注意到「某某文」的這個層次,而只想著「語言」和「書寫系統」(左右兩端)的對立而已,所以我的意思其實是,在討論何為「中國話」之前,應該先把書寫系統的問題放在旁邊;而另外,當提到書寫系統時,應該說「漢字」而非「中文」。所以您以為我提倡用「漢字」代表「中國話書面的文字」,其實不是的,我說的是「書寫體系」應該稱為「漢字」(其實這早就是我們的共識了)。

    我要負點責任的地方在於,一開始因為我忘記了在「語言」和「書寫體系」兩端中間,還有「某某文」的這個產物存在,所以當我看到「中文」一詞時,自然預設把它放在最右邊,把它紮成稻草人,再用力打下去。那結果當然有很大的漏洞,因為一開始就忽略了「中文」至少作為「中國話的書面表現」的存在意義,所以之後再去否定「中文」一詞的正當性,當然就會鬧笑話。不過我的思路其實是因為上面所述的種種緣故而產生的,我並非對您所說的各種區別都完全無知之人,這點還請您詳察:)

    再說到「中文」是不是一個「錯誤的概念和語彙」的問題,我後來也在個人的blog上修正了原來太輕率的論點,所以現在拙文的標題已經改為「世上或許有……」這樣的論述方式。「中文」的確是一個使用極為廣泛的詞,我會來到這裡進行思考和提出看法,也是看到地主Sidekick及「上班一族」的想法,產生興趣,想把這些問題從頭到尾想個清楚。廣東話到底等不等於「中文」?「中文」到底指什麼?這可能仍然需要從頭再說分明,因此下一篇回應我會重新做個整理。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我們對「中文」的看法有所改觀,最後在某些運用上或許起用別的詞更適當的時候,我認為這和要求大眾用學名稱呼「貓熊」是不同一回事。當然,我現在的想法是,其實也不用太介意「中文」一詞恰不恰當,而是搞清楚,我們所說的「中文」到底是什麼?

  31. MilchFlasche﹕你好﹐謝謝你的回應﹐大家都明白大家的立場了。我其實想在自己的blog寫些關於這話題的﹐奈何這星期都會很忙碌﹐大約會到下星期三後才有空寫呢……到時再談﹐好嗎﹖

  32. 中文不是指寫下來的文字嗎?
    政府常說的教育方針—「兩文三語」的兩文不是指中文與英文,而三語指普通話、英語、廣東話?……
    我也不太清楚……

  33. 我也認識很多台灣人,其實他們都不了解香港,跟認識時,知道我是香港人會看懂中文就已經覺得我很了不起,會打中文就更是神化了。還問我香港現在是不是共產了?我說香港雖然從前是英國人在管治,但也是中國人吧,他們會說,對呀,所以你們平常都說英文吧…
    那是他們對香港不了解,我看也沒有貶低廣東話的意思,也許以為廣東話是英文的一種吧。

  34. 的確每種方言都會有變化,但粵語的變化中,確是較依古音系統。部份舌上、舌齒(知癡思等)聲母的合併,可能使一些原來的雙聲字變成雙聲,但這個變化不算大。但對韻母和聲調的保存,粵語是相當完整的。雖然粵語沒有介音,但它多用主要元音的不同,一定程度上釐保了這缺失。至於它對韻尾的保留,一如樓上諸位所述,我不再重覆了。因此說「粵語較古」,不至於錯誤,只是略嫌過簡,正確些應說「粵語較符合中古漢語」。

    而普通話,莫說韻尾保留不到,單是「入派三聲」,足以把古漢語系統弄個混亂。現在那些什麼語言什麼委員會,不斷鼓吹「用普通話教授中文課程」論。如果只用普通話教五四文學的作品,像聞一多的新詩,這我是贊成的。但要用「入派三聲」的普通話,唸《滿江紅》、《聲聲慢》,恕我不能接受。

  35. 真的很有意思.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吧?我想有台湾.有香港的也有中国其他地方的吧? 慢慢看完后心情轻松了点,最起码不是些什么 “广东话是香港专有语言” 又或者是”普通话是大陆仔”才说的语言 这些话.其实我觉得.不管是普通话也好,广东话也好,说的,写的中国人都能懂. 而这也就中文,有必要真的去分”方言”还是”国语”之类的吗? 要是这样的话,中国有那么多民族 而他们各自说着不同的语言,难道说那些就不算是中国的语言了吗? 算的.

  36. 你好! 我係對廣東話有興趣嘅外國人。我想知道香港人(廣東話母語嘅人)對下面一啲問題點樣諗 ❓ ,想問大家幾個問題。我用口語寫嘅理有係唔識寫書面嘅中文,浄係識少少廣東話啫,冇特別嘅意思。麻煩你哋用呢個地址 gamoonse_hk@yahoo.com.hk 回答我。多謝你哋提供意見。
    (調查期限 2007年10月24-31日)
    (可以用粤/中/英答)

    *年齡 : □15歲以下 □16-25歲 □26-35歲 □36-45歲 □46歲以上
    *職業:

    1.如果你見到一啲跟口語(廣東話)寫嘅生字或文章, 你覺得點呀 ?

    2.通常寫中文(書面的漢語通用語)嘅時候唔會用口語(廣東話)寫, 你話點解呢 ?

    3.你平時多唔多用口語寫嘢呀 ?
    □Y 比較多 : (點解呢 ? 例如乜嘢情形)

    □N 比較少或差唔多冇 : (點解呢 ?)

    4.你平時會唔會覺得寫中文(書面的漢語通用語)好難 ?
    □Y 會 : (點解呢 ? 例如乜嘢情形)

    □N 唔會 : (點解呢 ?)

  37. 香港的學校有教書面語拉,除非沒讀過書,不然都應該課的懂得= =

    口與文字只是MSN聊天用,書面上是很少用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